每校应配置2本以上,其中的1本应上报市教委教仪站。每年末,学校应将更新后的本登记表上报到教仪站审核盖章,同时应更新留存在教仪站的本登记表。已配备有“可代用仪器”栏内仪器的,原则上不必再购置别的功能相近的仪器,应充分发挥已有仪器的效能,避免重复配备。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格如何管理?
高效管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问题:一、档案需要记录哪些内容
一般来说,仪器设备档案的记录应至少应该包括这7个内容:
1、制造商名称、型号、出厂编号;
2、对设备是否进行了规范的核查,以及核查时间人员地点等;
3、仪器设备存放的位置;
4、制造商的说明书,或指明说明书存放的地点;
5、所有检定/校准、核查报告和证书;
6、设备维护计划以及维护记录;
7、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
二、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部分检验检测实验室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创建有效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以及人员职责,缺乏有效的档案管理监管机制。
2、管理意识不强
主要体现在部分检验检测实验室,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档案管理规程,但因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相关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仪器设备档案工作落实不到位。
3、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部分实验室的仪器使用部门都没有设置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员。部分实验室虽然设置了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员,但由于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对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不熟悉不精通,导致无法正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和归档仪器设备档案资料。另外,也因为实验室人员流动大,会存在因交接不到位导致档案管理脱节的现象。
4、档案收集问题
仪器设备档案最后一个问题是档案材料收集不全,比如档案材料只收集了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及验收相关材料,随后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检定/校准/核查、期间核查、维护、维修等档案在收集中有不完全或未收入档案的现象。另外,有很多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还停留在纸质材料的阶段,导致档案在保存和查询都有不方便。
三、档案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对于上述备档案管理存在的4个问题,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仪器设备管理
2、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4、建立动态的仪器设备台账
5、严格档案的借阅制度
6、推进仪器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
环保设备使用记录表怎么写
关键是要体现你使用机器的时间、状况及效果,并且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及规定如何填写中小学教学仪器使用登记册
1、为了加强中小学理科教学仪器的物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器材采购和供应工作的计划性,强化实验室年报制度,特印制《中学理科教学仪器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2、本登记表具有配备目录、仪器登记表、总帐、实验室年报表等多种功能。每校应配置2本以上,其中的1本应上报市教委教仪站。每年末,学校应将更新后的本登记表上报到教仪站审核盖章,同时应更新留存在教仪站的本登记表。
3、本登记表的前5页给出了2000-2004年实验室基本情况年报表,表中的内容是上报至教育部实验室统计报表的最基本的数据。各校应认真填写,并完善学校盖章和领导签字手续。
4、本登记表中的仪器设备和器材的配备标准是在原国家教委1993年的标准和2000年调整意见的基础上给出的,与现行国家标准完全一致。为使学校了解部颁标准的编制意图,本登记表最后附录了教育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的“说明”。
5、本登记表在仪器配备标准后面给出了供填报年末仪器库存数的空列,每年末,学校应将相应仪器的库存数准确填写在相应的年份空栏处。通过前后年末仪器库存数的比较,可以知晓当年每种仪器的“当年净增数”,与配备标准比较后可知晓“尚缺数”。对每一学科,都留出了几页空白登记表,便于学校已有的非部颁配备目录仪器和自制仪器的登记。
6、本登记表将作为学校制作教学仪器采购计划和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配备仪器的依据。结合“教学仪器明细帐”“低值易耗品帐”,构成实验室“三本帐”,是实验室必备档案之一。
说明
一、本目录是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调整后的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以及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编制的。它列出了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的仪器设备条件,作为指导教育部门和各级中学配备教学仪器使用,亦可作为农、职业中学和民族地区双语学校开设文化课选购教学仪器的参考。
二、目录是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五科分学科编制的,既可合订使用,又可分科使用。为了实践校和各级教学仪器管理部门的需要,还另选编了《实践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按仪器编号顺序排列的目录两种副本,供各地选用。
三、基于我国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录对实践提出了三种配备方案,对高中提出了两种配备方案,供各地不同条件学校选择采用。其中,第二种方案是按照教学大纲完成理科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的,各地应努力达到。经济状况较差地区的实践,可暂按第三种方案配备,并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在到第二种方案的配备要求。第一种配备方案是全面完成理科教学计划较充分的条件,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应努力参照第一种方案配备。
四、目录中“名称”栏所列仪器是经过优选的品种,购置仪器时应优先选用。在其后“可代用仪器”栏列出了与前列仪器功能相近或用于相同教学内容经过选择的其它仪器和新研制的品种,也可按需选用。已配备 有“可代用仪器”栏内仪器的,原则上不必再购置别的功能相近的仪器,应充分发挥已有仪器的效能,避免重复配备。各级教学仪器管理部门,对配有“可代用仪器”栏内仪器的实验室,只要该仪器仍能正常使用,就应承认其具有相应的实验条件。在“备注”栏中注意“可自制”的仪器凡实验室具有质量、功能可靠的自制教具的,亦应承认其达到了配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