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和仪器管理三方面进行阐述。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要予以追究。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
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有哪些?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小学科学教学必备的教学场所,为确保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各类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证,小学实验室应建立相关流程规范和管理要求。本文将从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和仪器管理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科学管理。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药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柜定位,柜有编号,柜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3、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
4、每次实验后应及时收拾好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每天使用后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水源。
5、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6、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7、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专柜双锁保管。
8、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损坏照价赔偿,并作好记载。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二、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管理
1、学生实验桌应排列整齐,并固定于地面,每张实验桌均须编序号。
2、仪器柜摆放时应注意采光、通风、美观以及方便仪器存取等要求,仪器柜定位后要编号。
3、学生要爱护实验桌及水电设施,注意保护电源插座。实验教师要经常检查电路及有关设备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管理
一)仪器验收
实验教师应及时对新购进仪器进行验收,发现仪器品种、数量、质量等问题,应及时汇总上报,妥善处理。验收时要对照仪器清单,检查品种、数量有无缺少,说明书、零部件是否齐全,再检查仪器质量。验收结束后及时将全套仪器(含零部件)存入相应仪器柜内,说明书集中收存、归类成册。各实验教师要将非本学科使用仪器及时送交相应实验室,以免影响其他学科使用。
二)仪器分类与存放
1、仪器分类
不同学科仪器要分;同一学科仪器按学科特点分放,如科学仪器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分类;化学又可按药品、玻璃仪器、玻配套仪器分类;演示仪器和分组仪器相对分开;仪器分类要通过文字在仪器柜柜门上标示出来,如 “标本”“玻器”等。
2、仪器存放
一般情况下同一类仪器要放在同一排或相邻的几张仪器柜内。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同一类仪器独室存放,如设置储藏室、标本室、仪器室等。
3、仪器入柜存放
3.1、符合仪器本身应具备的要求。避免出现震动、堆叠、挤压等情况出现;④光学仪器、电子仪器、生物标本和各种挂图、化学试剂等都要放置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3.2、符合美观原则。仪器存放陈列要纵横整齐、存放有序、美观大方,尽可能做到轻件、小件在上,重件、大件在下;矮件、小件在前,高件、大件在后。
3.3、符合取用方便的要求。仪器存放陈列要便于管理和使用,常用仪器、特小件仪器要放在仪器柜中间位置,同一仪器的主件和附件要放在一起,同时使用的仪器也要尽可能放在一起,能够纵放的仪器尽量不要横放。
三)分组仪器编序号
分组实验仪器(消耗品和特小件除外)应编有序号,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序号编排方式。
四)仪器维护与保养
1、仪器维护保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八防”,即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霉变、防锈蚀、防变形、防虫蛀、防震。
2、特殊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2.1、标本维护与保养。标本不能混放,保管时要特别注意通风、干燥。柜内需放入干燥剂、樟脑或除虫剂,以防受潮后标本损坏,影响实验教学使用。
2.2、显微镜。显微镜用过之后,一定要入箱保管,以防灰尘落在光学部件上,要经常对某些光学器件进行除尘;不可放在阳光下曝晒,以免晒熔树脂而毁坏镜头;不可与化学试剂存放在一起,以防有害气体腐蚀;不要在阴雨天擦拭显微镜,以防湿气侵入镜内造成锈蚀。任何时候,镜筒内必须插有目镜,或套上套盖,以防灰尘从上部进入镜筒中。
物理试验室管理制度
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一、教学仪器借用制度
1、为了保证学校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仪器不得借给个人使用。
2、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较长时间借用仪器时,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办好借用手续,限期归还,方能借出。贵重仪器和损耗物品不得外借。
3、危险药品严禁外借、挪用,以杜绝事故发生,如有丢失,应立即报告一级领导和有关部门。
4、学期结束时,借出仪器一律归还,借用仪器如有损坏或遗失,须照章赔偿。
5、如有违反规定者,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二、教学仪器管理制度
1、教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有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分管这项工作。
2、教学仪器、药品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仪器的存放按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顺序,科学存放。对贵重仪器必须重点保管,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要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实验室教学仪器要建立完善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做到帐帐相等,帐物相符,各种资料及说明书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4、教师上实验课所需仪器、药品必须提前填好实验记录册,用后及时归还。
5、教学仪器借用、领取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仪器设备丢失,损坏和报废,都要按规定处理。
6、对于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扬、奖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要予以追究。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模范地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构造,使用与维修技术,保持仪器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3、每学期清点仪器一次。编制仪器设备添置计划,采购,领取仪器设备。做好仪器帐册,标签登记。
4、按照实验记录册所需器材做好准备,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和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清点,保养仪器,及时上架入柜。
5、总结经验,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6、注意安全、严守操作规程,谨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7、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药品的教育。
四、实验室规则
1、实验室是全校师生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场所,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肃静,遵守纪律。
2、做实验前,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认真检查所需仪器设备,药品是否完好,齐全,如有缺损要及时 向教师报告。
3、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
4、实验时所产生的废物,废液要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5、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6、爱护实验室仪器设备。
7、实验完毕要认真清理仪器设备,关闭水源电源。
实验室管理需要建立那些管理制度?
1、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2、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3、实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4、实验室进厂原物料检验管理制度
5、实验室半成品过程检验制度
6、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条 计量器具的检定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校验制度
1.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所有精密量具均需定期经计量单位检定或根据规定自行校准后使用,不合格者不能使用;
2.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量具均需采购标准合格产品,经计量部门认可的计量员自行校准后使用;
3.每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校准后才能使用,发现异常情况,影响检测精确度时应停止使用,修复并检定校准后才能用于检测。
第二条 标准仪器和标准物质的保管制度
1.实验过程中,凡需要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用国家或部门颁布的一级或二级标准物质;
2.本实验室使用的各类样品,必须是国家或部门、省级颁布的统一标准,须存放在避光、防潮保质的地方,妥善保管、定期更换;
3.各种标准同业应有专人配制,专人标定,要有明确的标示,标准溶液取出使用后不得再倒回原标准液瓶内,超过保存期的标准液不得使用;
4.本实验室标准仪器必须按“计量法”的规定,送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5.建立标准品购入、管理、使用登记制度。
第三条 原始记录的填写、保管和保密制度
1.使用所内印制的统一规格的原始记录本和报告用纸;
2.原始记录要由研究人员亲自填写,使用钢笔,字迹要清楚,使用名词、术语要简明、真实。数据要更改时,应将错写数据划掉并在其上方改写正确数据;
3.工作完毕,必须及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结果,发现数据有疑,要立即检查原因,不能删除或篡改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数据;
4.研究任务完成后,原始记录应整理清楚后归档,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5.研究人员对研究情况及结果有保密的义务,未经许可不得外传,本实验室的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课题及重大研究成果,尚未公开发表前不得外传。
第四条 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报废制度
1.划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按规定手续验收、登记,并经计量部门检定发证后才能使用,并建立仪器台帐;
2.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检定人员必须熟悉使用仪器的使用保养方法,并持有操作合格证;
3.使用仪器时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正常,按操作规程使用后进行登记,并注意做好仪器的清洁、保养工作;
4.每台精密仪器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5.仪器不得“带病”工作,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以便组织维修;
6.大型精密仪器建立专人保管使用制度,外来人员未经批准和考核不得单独操作使用;
7.仪器确已损坏,无法修复时,邀请有关专家报废鉴定,填写仪器报废单,经主任批准后,按资产管理权限上报。
第五条 安全制度
1.做好放火、防盗、防毒、放失密等各项工作,各实验室都要安装消防设备,配备有必要的防毒设施;
2.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建立妥善的保管、领用、登记制度;
3.水、电、火源的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每日检测工作结束仔细检查,以防万一,停水、停电时必须关好水龙头和切断电源,避免来水、电发生;
4.实验室内不得抽烟、洗衣、烧煮食物,冰箱内不得存放私人食品,检测工作时不得高声喧哗和嬉闹;
5.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六条 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制度
1.上级有关部门的下达任务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委托检测任务,安排年代和季度工作计划;
2.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任务安排、物资设备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
3.根据年度计划适时制订度和月度计划,每次制订前对上一阶段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育;
4.年终自下而上进行年度总结,分工作总结和单项业务总结,整理归总后报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和部、院上级机关。
第七条 三废处理制度
1.各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公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处理好“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不得随意乱倒、乱放、乱排;
2.检验分析中废液,只含一般酸、碱,要稀释到符合标准后排放,含有剧毒药品的集中倒入废液缸内,经化学处理后深埋或派放;
3.消化试样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所产生的废气全部通过风道抽送到高空派放;
4.制备样品浓缩后多余的废渣、要集中管理,无毒的倒入垃圾箱,可能污染环境的埋于地下;
5.不遵守制度造成污染,要批评教育,造成人参危害的要追究责任事故至刑事责任。
第八条 人员培训制度
1.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根据自己工作性质,努力精通本专业的有关业务技术,以自学为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2.根据部、院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安排有关人员短期脱产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
3.助研以下研究人员也要提交一篇技术小结,以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