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进入实验室后,个人的安全防护手段有哪些?在实验室应注意哪些行为规范
化学各种仪器名称及图片
化学各种仪器名称及图片:
一.可直接加热:
1.试管:
主要用途: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收集少量气体和气体的验纯。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 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距试管口1/3处。② 试管的规格有大有小。试管内盛放的液体不超过容积1/3。③ 加热前外壁应无水滴;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止试管破裂。④ 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⑤ 不能用试管加热熔融NaOH等强碱性物质。
2.蒸发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发、浓缩、结晶。②干燥固体物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 盛液量不超过容积的2/3。② 可直接加热,受热后不能骤冷。③ 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
二.垫石棉网可加热:
1.烧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体物质溶解、液体稀释的容器。②用作较大量试剂发生反应的容器。③冷的干燥的烧杯可用来检验气体燃烧有无水生成;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用来检验CO2气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烧杯量取液体;②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杯外壁应无水滴。③盛液体加热时,一般以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1/2为宜。④ 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2.烧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②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② 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用来加热;
3.锥形瓶:
主要用途:可以代替试管、烧瓶等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三.不能加热:
1.集气瓶(瓶口边缘磨砂):
主要用途:①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②用作物质与气体间反应的反应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②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应瓶口向上暂时保存。③进行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2.广口瓶、细口瓶(瓶颈内侧磨砂):
主要用途:①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不需要加热)。②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一般不能加热。②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剂要用橡胶塞。③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②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③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
四.计量仪器:
1.量筒:
主要用途: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量筒规格越大,精确度越低。② 量筒无零刻度。③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五. 加热仪器:
酒精灯:
主要用途:化学实验室中的常用热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2;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③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④使用外焰加热;
六.过滤仪器:
漏斗:
主要用途:(1)普通漏斗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体;②用于过滤装置中;③用于防倒吸装置中;(2)长颈漏斗:①向反应器中注入液体;②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 不能用火直接加热;②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
七.其他常用化学仪器:
1.洗气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瓶内加入的液体试剂量以容积的1/3为宜,不得超过2/3。
2.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于搅拌、引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搅拌时避免与器壁接触。
下列图片中,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1. 实验室内奔跑嬉戏:在实验室中进行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试管、烧杯等容器破碎,或是实验液体溅出,造成人身伤害或实验失败。2. 两个酒精灯放置较近:酒精灯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以防一个酒精灯的火焰接触到另一个,引发火灾。
3. 剩余液体没有倒进废液回收池:未正确处理剩余液体,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污染环境,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操作。
4. 加热试管用手直接握住:加热试管时应用试管夹或铁圈夹住,避免直接用手接触,以防烫伤。
5. 加热烧杯用铁圈夹住品尝试剂:加热烧杯时应使用适当的加热设备,如石棉网,以防止烧杯因受热不均而破裂,且不应将品尝试剂直接暴露在高温下,应使用适当的容器进行加热。
6. 其他问题看不清楚:由于图片不清,无法准确判断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建议在操作前仔细检查实验步骤和环境,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得到妥善执行。
化学实验室制取CO2、H2的实验装置图
我把化学式给你写上把:Caco3+2HCL =CaCL2+CO2(气体符号)+H2O Zn+2HCL=Zncl2+H2(气体符号) 我不会截图,所以没办法发过来拉,抱歉拉!! 如果用不上,你可一查一下初三的化学课本拉!!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的场所,确保实验的安全与顺利至关重要。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完成安全培训,掌握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是防止化学物质、生物物质或辐射伤害的必需品。化学品管理方面,储存、使用和废弃需严格遵守规定,并了解化学品性质、危害及安全处理方法。实验室设备应按规定管理与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实验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食或嬉戏等行为,以免引发安全事故。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预防交叉污染和疾病传播。了解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如灭火器使用和化学品泄漏应对措施。建立安全记录,记录安全状况与事故处理情况,便于进行安全评估和改进。实验室安全不容忽视,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流程,确保实验安全与顺利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不仅关乎个人健康,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降低事故风险。此外,安全培训还能确保实验人员熟悉实验室环境,了解各类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装备是实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护眼镜能山此有效防止化学飞溅或生物物质溅入眼睛,手套则能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防护服不仅提供物理屏障,还能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皮肤吸收。这些装备的正确使用能显著减少实验过程中的人身伤害。
化学品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环节。化学品储存需遵循特定规则,避免相互反应或引发火灾。使用化学品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做好记录。废弃化学品需分类处理,防止环境污染。了解化学品性质、危害和安全处理方法,对于避免实验事故至关重要。设备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定期检查与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
安全操作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例如,在进行易燃易爆实验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禁止在实验室中吸烟、饮食或嬉戏,这些行为不仅违反规定,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实验室环境卫生同样重要。保持实验室清洁,不仅能预防交叉污染,还能避免病原体传播。定期清理实验台面和地面,及时处理废弃物,可以有效减少潜在风险。
紧急情况处理措施是实岩租验室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能在火灾初期迅速扑灭,减少损失。对于化学品泄漏,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避免进一步扩散和伤害。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能够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实验室安全记录是评估和改进安全状况的重要工具。记录实验室的安全情况和事故处理过程,可以为后续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分析记录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实验室的整体安全性。
总之,实验室安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合理管理化学品和设备,进行安全操作,保持环境卫生,并掌握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可以有效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建立安全记录,定期评估和改进,更是确保实验室长期安全的逗枣迅关键措施。实验室安全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团队和机构的责任。共同努力,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坚实保障。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1. 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2.进行实验中,严禁戴隐形眼镜;
3. 操作高温之实验,必须戴防烂局高温手套,以免烫亩戚伤;
4. 不要在实验室吃喝食物;
5. 操作危险性化学药品请务必遵守操作守则或遵照老师操作流程或进行实验;
6. 领取药品时,请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是否有危害,不要乱使用;
7. 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
8 做有危害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
9. 做放射性、激光等对人体危害较重的实验,应制定严格安全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10. 请将废弃药液或过期药液或废弃物必须依照分类标示清楚,药品使用后之废(液)弃物严禁倒入水槽或水沟,应例入专用收集容器中回收。
11.每天实验室必须保持卫生整洁;
12.电器插座请勿接太多插头,以免电荷负荷不了,引起电器火灾;
13.确认容器之用途无误时方得使用饥耐让;
14.化学药物灼伤: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消毒纱布或消毒过布块覆盖伤口→紧急送至医院处理。
进入实验室后,个人的安全防护手段有哪些?在实验室应注意哪些行为规范
实验室个人防护措施1、实验室是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工作的场所,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禁止在实验室饮食及会客,禁止将与检测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2、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工作服或防护服、戴手套、口罩等,无菌操作时应换鞋、穿隔离衣、帽等,必要时佩带有护罩的安全眼镜。离开实验室时,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区内,不得穿着工作服进入生活区或办公区。
2、一般使用一双一次性乳胶橡胶手套和一双一次性薄膜手套防护。操作高致病微生物时需戴双层乳胶手套。在操作过程中必要时更换外层手套。手套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可重复使用。不得戴手套离开实验室区域。
3、手套使用过程中如有撕破,损坏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手套。在更换手套前不可触摸鼻子,面部等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应先清洗手部并注意不去触摸工作台面和其他物品
4、脱去手套之后和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洗手。洗手一般用肥皂、水和消毒液清洁。其操作按专业洗手七步法。
5、实验人员应规范操作,严防利器损伤,保护皮肤室完整性,手上有伤口时应消毒后在创伤处贴上“止血贴”并戴双层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