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写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把所有实验右室的科学器材列在一个表里(左侧),右侧写使用日期和是否完好如何高效管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问题?每台仪器设备还应具备《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在开关机前要根据维护计划进行维护,并在仪器使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年终进行归档为今后可能的追溯提供证据,同时使用记录也为设备使用前后的状态是否完好提供证据。
怎样填写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
把所有实验右室的科学器材列在一个表里(左侧),右侧写使用日期和是否完好如何高效管理仪器设备使用记录问题?
1 仪器设备购置期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为了能够保证购置设备的质量,在购买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并制定出科学的购置清单,严格按照相关的购置期管理程序。在这个期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安全检验机构,第一,他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并不明确,只是看到同类机构有什么设备就想购买什么设备,对自身发展规划的需要没有清楚的认识。第二,只是单纯的采购设备并没有查看安全检测所需要的要求。第三,在购买之前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可能购买过期设备。第四,整个安全调试过程只是走过场,不认真,容易给后期的生产造成影响,而且对安装调试过程也没有建立档案,这就容易导致设备相关的资料丢失。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测设备的采购和调试环节加以重视。
1.1 仪器设备的采购
企业在采购相关的仪器设备时应该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制定出合理的采购方案,做到客观、合理的配置仪器设备。
企业相关领导人在批准采购方案之前,应该对市场情况进行调研工作,并根据不同设备的功能性以及设备的性价比等方面,生产厂家的信用都要进行考虑,这样才能够选择最佳的仪器设备。
通常来说,设备采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购买设备,另一个是自制设备。所谓的购买设备就是将生产中所需要配置的标准设备通过采买的方式购进就可以了。另一个是自制设备,这种设备相对企业安全生产来说具有特殊性,它们通常被使用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以及特别的检测情况下,属于非标准设备,所以需要根据企业的要求,找到厂家进行定制,注意的是这批设备设计的时候最好由计量人员加入,这样也能够为后面的校对工作提供方便。
1.2 仪器设备的验收
在做好设备采购之后,不能马上投入到使用中,应该先都运到实验室经过检验、安装、调试之后才能够投入到生产中。
在检验的时候,企业和生产方都应该在场,首先检查设备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然后在清点数量是否和企业要求一致。在安装的过程中,实验人员和维护人员都应该在场,并参与其中,按照相关的测试要求做好记录,这也是最终验收的依据。对设备中的关键部位应该重点检验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归档,方便后面的查阅。具体的档案内容如表1所示。
2 仪器设备运行期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般来说,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包括日常的维护管理、校准管理以及使用期间的定期检查管理。安全检查不论忽视了哪个环节都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影响到正常使用。当前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不重视设备的日常检查,在设备使用中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针对每次检查和校对也没有相关的记录。第二,忽略给仪器设备进行定期定时的校准工作,致使仪器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为了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检测检验机构应该重视仪器设备的校准并做好相关的记录。第三,有时候就算校准设备了,但是对校准结果并不重视,认为仪器设备只要经过校准就可以使用了,但是并没有对校准结果反复验证。第四,忽视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认为校准之后在较长时期内都会没问题,没有在后期使用中做定期检查。这些都会影响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检验检测机构应该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
2.1 日常运行维护
仪器设备需要经过核查才能够投入使用。在核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检查设备的质量证书、相关的标识内容以及设备的使用有效期等方面,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真正的投入使用。有些设备在使用之前应该做校准,同时还应该对设备使用证书中提供的校准数据进行检测,找到正确使用设备的方法。
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污染,使其性能退化,所以企业应该派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按照说明书上的保养时间和方法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此外,针对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设备,应该制定出合适的维修计划。
仪器设备的维护须有《仪器设备维护记录》。每台仪器设备还应具备《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在开关机前要根据维护计划进行维护,并在仪器使用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年终进行归档为今后可能的追溯提供证据,同时使用记录也为设备使用前后的状态是否完好提供证据。如果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或已显示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等问题,均应停止使用,或经核查确认限用。停用或限用的仪器设备应采取隔离,或加贴标签、标记等,以防误用。设备修复后,应通过校准或测试表明能正常工作,方能投入使用。
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第一条 计量器具的检定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校验制度
1.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所有精密量具均需定期经计量单位检定或根据规定自行校准后使用,不合格者不能使用;
2.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量具均需采购标准合格产品,经计量部门认可的计量员自行校准后使用;
3.每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校准后才能使用,发现异常情况,影响检测精确度时应停止使用,修复并检定校准后才能用于检测。
第二条 标准仪器和标准物质的保管制度
1.实验过程中,凡需要使用的标准物质,必须用国家或部门颁布的一级或二级标准物质;
2.本实验室使用的各类样品,必须是国家或部门、省级颁布的统一标准,须存放在避光、防潮保质的地方,妥善保管、定期更换;
3.各种标准同业应有专人配制,专人标定,要有明确的标示,标准溶液取出使用后不得再倒回原标准液瓶内,超过保存期的标准液不得使用;
4.本实验室标准仪器必须按“计量法”的规定,送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5.建立标准品购入、管理、使用登记制度。
第三条 原始记录的填写、保管和保密制度
1.使用所内印制的统一规格的原始记录本和报告用纸;
2.原始记录要由研究人员亲自填写,使用钢笔,字迹要清楚,使用名词、术语要简明、真实。数据要更改时,应将错写数据划掉并在其上方改写正确数据;
3.工作完毕,必须及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结果,发现数据有疑,要立即检查原因,不能删除或篡改与预期结果不符的数据;
4.研究任务完成后,原始记录应整理清楚后归档,并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5.研究人员对研究情况及结果有保密的义务,未经许可不得外传,本实验室的重要技术和正在研究中的课题及重大研究成果,尚未公开发表前不得外传。
第四条 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报废制度
1.划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按规定手续验收、登记,并经计量部门检定发证后才能使用,并建立仪器台帐;
2.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检定人员必须熟悉使用仪器的使用保养方法,并持有操作合格证;
3.使用仪器时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正常,按操作规程使用后进行登记,并注意做好仪器的清洁、保养工作;
4.每台精密仪器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5.仪器不得“带病”工作,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以便组织维修;
6.大型精密仪器建立专人保管使用制度,外来人员未经批准和考核不得单独操作使用;
7.仪器确已损坏,无法修复时,邀请有关专家报废鉴定,填写仪器报废单,经主任批准后,按资产管理权限上报。
第五条 安全制度
1.做好放火、防盗、防毒、放失密等各项工作,各实验室都要安装消防设备,配备有必要的防毒设施;
2.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建立妥善的保管、领用、登记制度;
3.水、电、火源的使用必须按规定进行,每日检测工作结束仔细检查,以防万一,停水、停电时必须关好水龙头和切断电源,避免来水、电发生;
4.实验室内不得抽烟、洗衣、烧煮食物,冰箱内不得存放私人食品,检测工作时不得高声喧哗和嬉闹;
5.工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六条 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制度
1.上级有关部门的下达任务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委托检测任务,安排年代和季度工作计划;
2.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任务安排、物资设备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
3.根据年度计划适时制订度和月度计划,每次制订前对上一阶段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教育;
4.年终自下而上进行年度总结,分工作总结和单项业务总结,整理归总后报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所和部、院上级机关。
第七条 三废处理制度
1.各实验室必须按照国家公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处理好“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不得随意乱倒、乱放、乱排;
2.检验分析中废液,只含一般酸、碱,要稀释到符合标准后排放,含有剧毒药品的集中倒入废液缸内,经化学处理后深埋或派放;
3.消化试样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所产生的废气全部通过风道抽送到高空派放;
4.制备样品浓缩后多余的废渣、要集中管理,无毒的倒入垃圾箱,可能污染环境的埋于地下;
5.不遵守制度造成污染,要批评教育,造成人参危害的要追究责任事故至刑事责任。
第八条 人员培训制度
1.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根据自己工作性质,努力精通本专业的有关业务技术,以自学为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2.根据部、院的统一安排,有计划地安排有关人员短期脱产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活动;
3.助研以下研究人员也要提交一篇技术小结,以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