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送工具保持清洁,洁污分开。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有哪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1、供应室人员要树立严格的科学作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
供应室十大流程是什么
供应室十大流程是:1、回收:收集使用过的器械、器具和物品。
2、分类:对回收的物品进行分类,如分为不同的类别或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类。
3、清洗:对回收的物品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污染物。
4、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对清洗后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5、枯燥:将消毒后的物品进行枯燥处理,去除残留的水分。
6、器械检查:对处理后的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功能正常。
7、保养:对器械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长期有效和安全使用。
8、包装:将处理后的器械进行适当的包装,保持其无菌状态。
9、灭菌:使用适当的灭菌方法对包装好的器械进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10、储存和发放:将灭菌后的器械储存起来,按需发放给医疗部门和临床使用。
在医院供应室工作如何?
医院供应室又称消毒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原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请楼主注意看:消毒供应中心(室)标准工作流程 (七个环节)
回收---- 分类---- 清洗---- 检查与包装---- 灭菌---- 储存---- 发放
一、 回收:
1、器械、物品使用后,科室及时清除明显的污物(常水冲洗),避免干燥,封闭暂存。
2、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定时、按照规定的路线、使用专用封闭式回收车(或箱)回收至科内。
3、回科后,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避免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感染。
4、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车(或箱),干燥存放。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室)再转运处理。
二、 分类:
1、 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的物品数量。
2、 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2、损伤性废物投入到锐器合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 清洗:
1、不同类型的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2、耐热、耐湿的器械、物品宜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3、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超声加酶洗,再用机械清洗方法或手工精洗。
4、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 清洗(手工或机械+酶)—→ 漂洗1(自来水)—→ 漂洗2(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消毒(湿热方法)—→ 润滑(水溶性油)—→ 干燥(烘干或擦干)
(1)预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
(2)酶洗(2~5 min):酶可快速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20~40℃,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
(3)漂洗:先用自来水,再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4)消毒:宜选用湿热方法(90℃ 5min)。
(5)润滑(30~60s):使用水溶性润滑油,不能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油。
(6)干燥:烘干(90℃ 2min)或擦干,不宜采用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凉干。
四、检查与包装:
1、 清洗质量的检查:目测或放大镜检查,有无残留物质、血渍、水垢、锈斑,不合格应重洗。
2、 器械功能的检查: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刀刃器械、穿刺针的锋利度等。
3、 包装要求:(1)重量:器械包<7kg、敷料包重量<5kg;(2)体积:<30cm*30cm*50cm (3)松紧适宜 (4)金属器械、盆、碗间用吸水布(纸)相隔
五、灭菌:
1、 压力蒸汽灭菌:首选(耐高温、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
(1)液体、油脂、粉剂、膏剂忌用压力蒸汽灭菌。
(2)所有拟灭菌物品需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3)按要求进行灭菌器效能检测,包括: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B-D试验
2、干热灭菌:耐高温、不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选用。
(1)油剂、粉剂的厚度<0.635cm 凡士林纱布的厚度<1.3cm
(2)物品的体积<10cm*10cm*20cm
3、低温灭菌:不耐高温、不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选用
(1)环氧乙烷灭菌
(2)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
(3)低温甲醛争气灭菌
(4)过氧乙酸低温灭菌
4、装载要求:
(1)装载量:下排气、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最大装载量—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90%和95%;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最小装载量—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2)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类物品同锅灭菌时敷料包放上层、金属包放下层。易产生水滴物品尽量放下层。
(3)装载时使用专用灭菌篮筐,不能堆放,包与包间隔至少2cm。
(4)手术器械盘应平放,织物包应竖放,手术盆应斜放。
(5) 纸塑包装材料的物品应竖放在篮筐内或架子上。
5、 卸载要求:
(1)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取出后放置于原离空调或空气入口的地方冷却。
(2)检查灭菌物品包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及时关闭启闭式容器筛孔。
(3)检查化学指示胶带的色泽,未达到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
(4)灭菌包掉地或误放不洁处应视为污染。
六、 储存:
1、无菌物品的储存条件:
(1)清洁、干燥、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60%。
(2)物品必须存放在洁净的柜内或架上,离地面20~25cm、离墙面5~10cm、距天花板50cm。
2、 无菌物品的有效期:
(1) 棉布或硬质容器的有效期10~14天(其它环境7天)。
(2) 医用皱纹纸的有效期3个月。
(3) 纸塑包装的有效期6个月。
3、已灭菌与未灭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七、 发放:
1、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 发出的、过期的无菌物品必须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
3、 发送至临床时,必须使用专用的车或容器,采取密闭运送。运送工具保持清洁,洁污分开。
结论:
是否负责清洁医疗用品及器械---------是
有没有疾病传染性及危险性----------基本没有
高温蒸汽是供应室的主要工作条件和特点,比较辛苦。
祝楼主好运!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制度有哪些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1、供应室人员要树立严格的科学作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做好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
3、严格区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实现“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不得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4、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放置,不得混淆。
5、严格掌握灭菌程序,确保灭菌效果。
6、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消毒员持证上岗。
7、每日要认真清点各类物品,并做好登记,物品丢失,个人要赔偿;对破损的物品及时更换,保证及时供应。
8、保持工作环境整洁,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9、遵守劳动纪律。
10、按时下收下送,每月到科室征求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
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
三、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
四、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
五、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
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
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
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
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
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
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
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
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备查。
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